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媒体聚焦

《中安在线》8月4日报道:埇桥再添“国字号”金名片,特色农业注入强劲新动能

文章来源: 中安在线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8-05 10:50 责任编辑: 区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打印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重磅公告,埇桥区“夹沟香稻米”正式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枚沉甸甸的“国字号”认证,不仅是对其千年传承与独特品质的至高认可,更为埇桥区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承载着宋代古韵的夹沟香稻米,正凭借其“软而不黏、香绵筋道、回味甘甜”的卓越风味,从历史深处阔步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这句在夹沟民间流传千年的赞誉,生动描绘了“夹沟香稻米”卓尔不群的馥郁香气与深厚口碑。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是大自然对夹沟独特水土的慷慨馈赠,更是当地农人世代匠心守护的结晶。如今,这份珍贵的遗产在埇桥区得以延续生机,年种植面积稳定在约5000亩,年产量约2500吨,已成为当地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农业支柱产业。

“这米香,是水土和老祖宗传下的老品种给的,从我爷爷那辈起,家里就种这个,别处真种不出这个味儿!”种植户高强轻抚着翠绿的稻苗,言语间洋溢着自豪。他所言的“老品种”,与夹沟镇得天独厚的土壤成分、优质水源以及特定气候条件完美契合,共同铸就了香稻米难以复制的核心品质密码。

为守护这份独有的地域风味与千年文脉,2020年,埇桥区人民政府正式启动“夹沟香稻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报征程。申报之路凝聚着多方智慧与辛勤汗水。“申报成功绝非易事。”区市监局知识产权股股长高菁菁介绍道,“前期我们系统对接了市档案馆、地方志办、文旅局等多部门及专家,深入挖掘、严谨梳理了大量历史文献与地方志记载,精准提炼其独特品质与文化价值,为成功申报奠定了坚实的史实与品质基础。”

与此同时,埇桥区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与高层次地理标志品牌交流活动。在颇具影响力的“中部四省(鄂晋皖赣)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中,“夹沟香稻米”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过硬的品质实力,成功斩获银奖,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得到显著跃升。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为“夹沟香稻米”的未来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国字号’认证是巨大的品牌背书和市场通行证。”安徽夹香园夹沟香稻米有限公司经理张婉充满信心地表示,“我们将倍加珍惜这份荣誉,严格把控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环品质。下一步,公司计划稳步扩大核心产区种植面积,升级深加工工艺和设备,同时大力拓展电商等线上销售渠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这款昔日‘皇室贡品’的千年风味。”

一粒米,穿越千年时光,其香如故;一枚标志,凝聚地域精魂,护佑远行。“夹沟香稻米”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仅是对其独特品质与厚重历史的权威加冕,更是埇桥区以地理标志为引擎,驱动特色农业转型升级、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嘹亮号角。埇桥区将持续深化地理标志培育保护工作,推进“地标+”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夹沟香稻米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高值化方向加速跃升。千年稻香,正乘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东风,飘向产业更兴、乡村更美的富饶未来。(张欣欣  项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