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着力推进计划生育“村为主”责任机制建立和完善。按照“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原则,埇桥区着力推进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狠抓村为主工作落实,着重突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畅通信息、过程管理、保障有力、责任追究等六个环节。全区366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均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由党总支书记兼任村计生办主任。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配齐村级计生专干。建立健全例会、奖惩、个案包保等制度,通过月积分、月考核、季奖惩,提升计生工作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实现了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由突击会战向经常性工作转变、由乡镇包办向村(居)落实转变、由重管理向优质服务转变、由行政干预向政策推动转变。
2、着力推进计生技术服务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了适应人口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满足广大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生育、节育和生殖健康需求,埇桥区着力推进区、乡、村三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三、室”建设。斥资1000万元,兴建了占地10亩,建筑面积3100平米,集计生宣传教育、政策咨询、行政事务办理、实有人口信息采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避孕药具发放等七项基本职能为一体的埇桥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区人口计生委与发改部门联合,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组织相关乡镇编报服务站建设项目规划,主动争取省、市发改部门支持,先后为褚兰、栏杆、永安、符离、西寺坡、解集、祁县、苗安等8个乡镇争取服务站建设国债项目专项资金265万元。
对未被列入国债项目乡镇,为了鼓励其自筹资金建设计生服务站,区委区政府作出决定,对服务站按期保质建成并通过验收的乡镇,给予10万元的资金扶持,目前已有8个乡镇获得扶持奖励。
本着便于整合、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对全区368个行政村、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室进行认真排查,评估分类,规划建设。设置了人口学校、业务工作室、服务室,配齐服务设备,美化服务环境。
截至去年11月底,全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累计投入建设、改造和装备经费2200余万元,新建乡级服务所9个,改扩建乡级服务所4个。
3、着力推进城市和流动人口规范化管理与服务。在城区八个街道,积极推进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南关、东关、西关、道东、三里湾等街道先后被命名挂牌和评估验收。积极探索出租屋流动人口协作管理新办法,建立完善“人房共管、综合服务”的城市计划生育户况管理新模式。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横向协作,与27个省市区单位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协作服务管理协议书》现双向服务管理协助;城市和流动人口信息化服务网络得到加强,2009年斥资16万元,购置微机36台,全区各乡镇、街道实现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网络化、信息化。
4、着力推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在全面贯彻落实“三项奖励制度”的同时,埇桥区出台了《埇桥区农村地区独女户家庭奖励扶助办法》、埇桥区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意见》、埇桥区人口计生委《关于规范操作计生系列保险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年满50周岁的独女户家庭,比国家提前10年实行奖励扶助;对农村地区夫妻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家庭和实施了绝育措施的两女户家庭实行四项奖励、四项救助、三项优惠、六项优先等政策;投入41.7万元,为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和村级计生专干投保人身意外险,为结扎、引产受术者投保手术安康险。进一步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打造埇桥“和谐计生”。
5、着力推进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机制的建立。根据省人口计生委、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的通知》,埇桥区进一步强化社会抚养费“区征区管区用”和“收支两条线”的征收管理体制,建立专业化征收队伍,建立社会抚养费乡级代征所,严格征收标准、征收条件、规范征收主体,做到征收程序规范化、征收行为法制化和征收信息公开化;2009年,埇桥区人民法院成立了执行二局,重点办理计划生育案件,使社会抚养费征、管、用法制化、规范化。
6、着力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深入开展。为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深入开展,埇桥区购买、印制了价值30余万元各类精美资料袋、小册子、折页、挂图、挂历、画册等宣传品,发放到育龄群众手中;进一步规范标语口号,使其语言更加温馨。制作永久计生宣传标语1026块,建立计生宣传橱窗402个,计生板报260多块,计生墙报85处。使“婚育新风”宣传进街道、进社区、进楼道、入户到人。通过创新载体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利用文化、卫生、科技、计生等部门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融入其中。利用镇、村两级人口学校面向广大育龄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培训。排演了30余组形式多样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节目巡回演出,寓教于乐,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建立婚育文化广场、文化大院12个,把婚育新观念融入群众文化生活之中。去年3月,区委宣传部、人口计生委、文明办、妇联、计生协五家联合在全区开展了“百千万婚育文明户”评选活动。对4户省级婚育文明户,22户市级婚育文明户,228户区级婚育文明户进行表彰,并授予“婚育文明户”荣誉称号。以积极务实的态度推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向纵深发展。
7、着力推进人口素质的提高。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关于“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强化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和培养”的指示精神,埇桥区计生协与红黄蓝亲子园宿州分园联合创建优生优育优教培训基地。向计划生育家庭免费提供宣传资料,婚育保健咨询指导,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咨询、家庭教育指导,儿童成长策划等服务。先后从北京聘请刘书改、马玲、孙砚冰等知名专家来宿讲座,向计划生育家庭传授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通过开展早期教育进社区、少儿运动会等活动,帮助家长正确引导、教育孩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8、着力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为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埇桥区加大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的力度,以建立综合协调机制为抓手,以依法管理机制为根本,以区域协作机制为平台,以“关爱女孩”利益导向机制为保障,逐步形成“政府负责,纪检牵头,部门履职,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的格局。从源头抓起,加强孕情的跟踪服务和全程监控,严防选择性别生育行为的发生。加大对“两非”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从纪检、公、检、法、卫生、计生抽调人员集中办案,2009年,全区共查处“两非”案件123件,经济处罚70多万元,有34名乡、镇、街道卫生院职工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有18家个体医疗诊所停业或被依法取缔,有10名个体医生追究刑事责任。
9、着力推进计生协会建设。计划生育协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加强各级协会组织建设,另一方面加强活动指导,规范例会制度,每月组织乡镇、街道计生协秘书长进行座谈、交流,编发信息;改变模式,把例会开在乡、村现场,通过现场谈体会、说经验、提建议等方式,激发基层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开展计生保险服务,先后为孕期、产后出险者送理赔金60多万元;积极推进“生育关怀我尽力”活动深入开展,组织会员小组摸排、确认生育关怀对象100户,发放慰问金5万元。开展“双评”活动,“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请流动人口农民工评计生”, 改进了人口计生系统作风、行风。
2009年,埇桥区出生人口数量政策符合率达到93.32%,综合节育率达到91.82%,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115.5。基本实现了计划生育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转变。为埇桥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