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从灭茬还田到播种,抗旱防涝、科学管理到收获,区乡村的干部和农技员经常来田间地头给指导,病虫害早知道、早防治,庄稼什么病害都没发生,真的要感谢你们啦!……”10月6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办事处新汴河村农民周晓东手拉着办事处主任马军的手,激动地久久不愿松开。
初秋时节的埇桥,气候湿润,大地流金,果蔬葱郁,“今年秋粮丰收不成问题。”“皖北粮王”王化东、“全国种粮标兵”李伟、种粮大户李清武分别乐呵呵地说。“如今种粮是越种越有甜头了,机补、粮补国家都有,机械程度也越来越高。到了收粮时候,从粮站、粮贩到加工企业和订单收购都有,卖粮一点都不担心。一年下来,一亩除去各种成本,能净赚1000元左右。”
连日来,在全国秋粮面积收获一天天临近的时候,全国产粮大区埇桥区提前收获喜悦,全区140万亩玉米、80万亩大豆丰收已成定局,并收获一多半。全年粮食有望实现十二年连续增产,再创历史新高。
“区委区政府把粮食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全区在夺取夏粮丰收的基础上,及早谋划大豆、玉米生产,玉米全面推行‘一增五改一晚’技术,即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传统施肥为配方施肥,改种肥单一操作为种肥一体化,改传统夏种点播为一律机械播种以及适时晚收。同时,突出打好病虫害防治,中期重施肥水管理等秋粮生产关键环节。”埇桥区农业专家、农委副主任王晓光介绍说。
“一是政策给力,二是工作到位,三是科技支撑。”区长刘博夫说:“近年来,埇桥区加大惠农政策等落实力度,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粮食增产工程、节水增粮行动等农业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步伐,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各级农业部门按照稳面积,保总产,调结构,增效益,夯基础,提能力的总体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养种粮大户,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农村投入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猎猎雄风唱新曲,魅力埇桥尽朝晖。宿州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孙勇介绍说:“今年,埇桥区先后组织1万多名党员干部、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指导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特别是秸秆禁烧人员变堵为疏,坚持吃住在村为农民搞好收种服务,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做到坚持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坚持良种良法相互配套,坚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把粮食高产创建作为发展现代粮食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大胆探索,强力推进,创建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张成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