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无言,实干有声。
2024年,安徽宿州埇桥区上下围绕一条主线,实施五大行动,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拼搏奋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入围“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全省市辖区综合竞争力三十强”,经济呈现回稳向好态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初步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左右。
新远大橱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张红 摄
筑牢根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埇桥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改投资增长50%,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数字化车间4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7家,上榜安徽省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企业9家。
落实全市“5512”产业工程,高端装备制造、绿色智能家居产业集群产值分别突破50亿元、65亿元,新招引工程机械和装备制造类企业17家,精准招引御火兴安、瀚之源等家居产业补链延链类企业15家。宿州绿色家居产业园获评2024中国高质量发展木业园区。埇桥制造迈上更高层次。
TATA木门自动化生产线。
扩大内需 发展势能持续释放
埇桥区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百日冲刺”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抢抓国家“两重”政策机遇,上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23个、总投资98亿元。开展项目提速行动,贞融新材料、华微机械等48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中闽钢构、统达家居等39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推进,康信设备、玮格家居等28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
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放消费券700万元,拉动消费1.2亿元。新增“皖美消费新场景”4家、限上商贸企业6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1家。推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条,夹沟镇镇头村入选省级“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村”,五柳风景名胜区获批“安徽自然教育基地”,埇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评“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安徽宿州埇桥区汴河街道颖汇果业无花果种植基地内,工人在分拣包装无花果。丁辉 摄
改革赋能 创新活力全面激发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城—埇桥结对合作帮扶日益深化,铜山—埇桥(萧县)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不断创优营商环境,实施117项对标提升举措,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时间缩短至4小时,个体工商户开办实现“秒批”,新登记经营主体2.8万户。持续推进亩均效益评价,海螺水泥、鸿正服饰、方嘉混凝土入选安徽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获批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个,新增发明专利150个。推动外贸企业健康发展,新设外资企业2家,新增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11家,实现进出口2亿美元。强化农村改革创新,灰古镇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质效并重 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埇桥区把粮食安全重任扛牢在肩,强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粮食产量实现二十一连丰,获评全省粮食生产10强县。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肉牛累计出栏4.7万头,菌菇产量突破1万吨,获国家认定“绿色食品”产品5个,“埇桥葡萄”“埇桥大豆”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举办第二届烧鸡产业发展大会,符离集烧鸡产业创新研究院正式挂牌,“福佳烧鸡”获评中华老字号,实现宿州市中华老字号零的突破;引育预制菜企业11家,新增省级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荣获全省农产品加工10强县。
依托埇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种业“芯片”提升工程,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建成投产,集聚种业企业11家、科研院所8家,金豆99入选全国主导品种,南京农业大学分子育种中心入驻运营。进一步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培育家庭农场74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个。
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接续实施“和美乡村擂台赛”,建成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9个,创评美丽庭院4000户,完成农村户厕改造6545户。高标准推进“皖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完成汴河以北水源置换,惠及群众85万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拓展。“三农”基本盘更加坚实。
G206国道蕲县至怀远段。苏洋 摄
内外兼修 城乡环境焕颜添色
埇桥区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10个,完成征收项目9个,回迁安置住房7736套,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069套,新增城市泊车位1.3万个,新建提升菜市场6个。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小城镇建设“十个一”项目55个,推进城东新区开发,低碳产业城、林探花路等项目启动建设,符离新区中华路、银河一路东延二期等项目加速推进,城区空间有序延展。G206南外环至蕲县北、S229下穿盐洛高速完工通车,建成“四好农村路”500公里,栏夹路获评全省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
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7天,治理农村黑臭水体113条,澥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成达效,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五柳水库获批省级幸福河湖。310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开展“五大森林”行动,完成人工造林6000亩,实施矿山生态修复项目22个。绿水青山、大美埇桥进一步展现。
民生为先 社会事业协调共进
埇桥区坚持民生为先,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打造充分就业社区36个,城镇新增就业7716人。新增托位3000个,新建、改扩建学校10所,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11项创卫提升行动。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复审,认定基层二级综合医院6家,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投入使用。全速推进中医药振兴,建成中医馆36个、中医阁41个,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全覆盖。连续4届获评安徽省文明城区。
推进文化惠民实事,打造公共文化空间工程12个。红色歌曲《车轮滚滚》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建设经验全国推广,建成全国首个县区级人工智能助残示范基地。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省级儿童友好社区1个。
推深做实“六尺巷工作法”,积极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打造社会治理品牌12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严密防范非法集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完成。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有效应对低温雨雪冰冻、高温干旱、旱涝急转等气象灾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曾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