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 政策解读 > 负责人、专家及媒体解读
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号: 003191711/202301-00083  信息分类: 负责人、专家及媒体解读
 内容分类: 其他,综合政务,个人,企业 发布机构: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3-01-12  发布时间: 2023-01-12 10:07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词:
称: 【主要负责人解读】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解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三)
人: 初审:吴姗姗     复审:张紫芳    终审: 李欣

【主要负责人解读】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解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三)

文章来源: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发表时间:2023-01-12 10:07 责任编辑: 办公室浏览量:
字体大小:【    】打印

【主要负责人解读】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解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三)

2023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四区两基地”,奋力冲刺“三争”目标,在现代化美好埇桥建设征程上夺取新胜利。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2023年重点工作

1

突出项目攻坚、扩大投资,积蓄高质

量发展动力

着力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全力建项目、抓招引、强要素,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

更大力度抓项目。围绕“四区两基地”建设主轴主线,聚焦“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动态谋划和储备重点项目,提升项目储备质量,筑牢项目攻坚“四梁八柱”。完善顶格推进、专班服务、分级调度机制,推行项目全过程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务,力争东本电机、铭声家具、中农秸美等232个项目开工建设,益邦智能家居、精久装备制造等186个项目加快推进,晟润电气、德美材料等190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600亿元。

更足韧劲招项目。围绕机械装备制造、绿色家居、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等“4+4”产业链,完善招商组织架构,健全“双招双引”考核机制,编制实施重点产业精准招商目录图谱。用好“四化同步”产业基金,发挥国企招商作用,探索产业投融资招商新模式,采取产业链生态招商、行业招商、协会招商、市场化招商等方式,突出重点,靶向发力,重点招引头部企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利用省外资金超180亿元。

更优要素保项目。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大力争取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上级资金支持,发挥园区贷、项目贷作用,拓展资金来源,降低担保费率。积极争取省、市预留用地指标,大力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增加土地要素供给,让优质项目有地可用、拿地即用。深化项目审批事项“容缺受理+承诺制”模式,提供“全程代办+时时帮办”服务,推行第三方机构审图、安全检查等业务,确保项目用最快速度、最优方式,获得最好要素保障,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2

聚焦扩量增效、锻长补短,壮大高质

量发展支撑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服务业锻长补短,加快打造皖北(埇桥)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黄淮海区域现代物流基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增强园区承载力。加快宿徐现代产业园区埇桥园片区开发进度,完善园区道路管网建设,提速推进孵化园、安居房、标准化厂房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国矿大埇桥科技园,招引高端装备、新材料等特色产业企业6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6亿元。提高循环经济示范园发展能级,加快车桥厂新建步伐,建设汽车产业园,重点招引高端智能制造、城市生产性服务企业9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65亿元、限上商贸零售额29亿元。全力建设宿州绿色智能家居产业发展改革试验基地,加快港口路西片区商业开发,加速园区科创中心、商业综合体建设,建成标准化厂房18万平方米,提升园区生活配套、生产配套功能,招引板材家居企业13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0亿元。提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种业和农产品加工集聚水平,大力招引育种、预制菜、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5亿元。

锻强工业硬实力。实施优质企业引育、优势产业壮大和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家,实现主板在审1家、省股交中心挂牌8家。实施“1525”行动,落实“零增地”技改政策,完成技改投资65亿元,打造安徽工业精品2个、专精特新企业2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家。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大力引育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推进“两化”融合,提高企业转型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为制造业发展筑基赋能。

提升消费拉动力。挖掘便民消费潜力,完善“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便民生活圈。支持夜市经济、地摊经济、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消费业态发展,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开启“云逛街”等消费新模式,推动消费便利化、多元化。扩大和完善“互联网+服务”平台,促进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加大限上企业培育力度,强化商贸品牌培育,新增限上服务业企业6家。加快黄淮海智慧物流园冷链物流中心、蕲县港口物流园建设,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3

围绕乡村振兴、强农富农,筑牢高质

量发展基石

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为关键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动农业高质高效。紧抓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严格落实“田长制”,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万亩,有序推行“小田变大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进机械强农,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打造省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个。推进科技强农,加快种养业提质增效,推动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新增绿色食品企业5家,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480亿元。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巩固大豆制种大县创建成果,建设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库1个,加快种业小镇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种业微型集聚区。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

推动乡村宜居宜业。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基层群众组织和村规民约作用,强化移风易俗宣传引导,不断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水平。优化“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镇区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城镇化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590公里。加快省级示范河湖创建,推进包浍河、奎濉河、方河、新股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符离地表水厂建设。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9个,创评各级美丽庭院3500户,完成10个搬迁村庄的主体工程,推动农村环境持续改善、人居“颜值”长效提升。

推动农民富裕富足。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规范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提升帮扶成效,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完善产业基地、经营主体联农带农机制,补齐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短板。落实农业支持补贴政策,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4800人次以上,增加转移性收入。全面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力争集体经济强村超116个,拓宽财产性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4

聚力区域统筹、提升品质,拓展高质

量发展空间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能力,在内涵上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在外延上带动城乡统筹发展。

加速开发符离片区。完善符离片区开发方案,压茬推进学校、医院、安置区、中华路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启动符离大道以西区域控制性规划编制,加快城区“北扩”步伐。高标准建设符离集烧鸡产业园,制定出台支持符离集烧鸡企业发展政策,推动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企业抱团入园、联合发展,推动烧鸡产业“展翅高飞”。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实施道东5号地、绿色家居产业园安置房等3个棚改项目,启动拂晓·东城新都建设,完成金星小区、市政小区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开展精品物业创建行动,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让群众居住更舒心。积极参与推进银河一路东延、人民路南延、港口路北延等交通工程,新增停车泊位1.5万个,让群众出行更省心。新建及提升菜市场4个,打造精品街巷1条、背街小巷30条,新建游园2座,让群众生活更顺心。

加力发展文旅产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悦心阅读圈”城市小型图书馆16个,打造一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亮点。挖掘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等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文物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区、镇、村、点“四级联建”,实施乡村旅游“微创意、微改造”提升工程,加快符离大道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提升五柳景区建设水平,创建AAA级旅游景区1个、旅游示范村2个,打造黄淮海休闲旅游和健康养老示范区。


5

积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优高质

量发展环境

以改革、合作、创新的思路完善手法、步法、打法,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新组合、新动能,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稳妥抓改革。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企业家信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涉企政务服务“一屏通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优环境、稳经济”等帮扶活动,清单化、闭环式办理涉企问题,尽心尽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实减税降费降成本、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惠企政策,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难时刻。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建设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打造供销社县域流通体制改革“埇桥模式”升级版。

协同合作促开放。深度对接徐州规划体系、交通体系和产业体系,编制跨界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协同推进1小时通勤圈,加快建设“埇桥—铜山”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强化与杭州市上城区对接合作,开展园区合作共建,搭建商会交流平台,推进金融、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人才交流,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当好“上进生”,争当“优等生”。大力发展“互联网+外贸”,支持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拓宽国际市场、拓展跨境业务,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4家。

聚才汇智谋创新。推行“人才+项目+平台”引进模式,招引高层次人才入驻。接续实施“博士专家进埇桥”,吸引重点高校院所、研发机构设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加大人才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培育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高层次人才团队1家。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申报省级科技项目2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4件。


6

紧扣精准科学、系统治理,擦亮高质

量发展底色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示范区。

抓好生态修复治理。推进生态环境“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建设,提高精准环境监管水平。压实基层“网格化”监管职责,优化生态环境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机制。加快澥河、沱河、运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0个,完成石质山绿化500亩。

强化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高标准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强化“五控”措施,确保PM2.5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加大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加强镇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建设主要河流断面水环境监测站点21个。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保持农药化肥零增长,严厉打击跨境倾倒危废行为。

推进节能减排降碳。深入实施“五大森林”行动,完成人工造林5500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4个。坚决遏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盲目发展,严控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回收、综合处理。加快产业、能源、交通清洁低碳转型,培育壮大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绿色新业态,走稳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7

践行民生优先、以人为本,共享高质

量发展成果

办好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大事、关键小事,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群众所盼与政之所向的关系,实施新一轮“暖民心”行动,奋力为民生加码、为生活加温、为幸福加速。

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40个,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8所、中小学4所。普惠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公办园学位供给,增加公办学位2160个。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抓好“双减”政策落实,进一步优化集团化办学机制。多样化发展高中教育,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宿州应用技术学校争创省级A类办学条件中职学校。

干好群众暖心的实事。聚焦劳有所得,把稳就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就业促进”“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帮助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9000人以上。聚焦老有所养,推深做实“老年助餐”“老有所学”“智慧养老”行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养老机构等级化管理,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聚焦病有所医,推进全民医疗保险参保扩面,改造提升符离、夹沟、支河、杨庄4家基层卫生院,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门诊楼、区康复医院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救治能力。积极开展“快乐健身”“健康口腔”“眼健康”等行动,让群众畅享健康生活。聚焦弱有所扶,加大对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力度,实施助残康复行动,建设残疾人托养中心,把暖心服务做到每名群众心坎上。

守好群众安全的防线。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分级分类救治,保障好群众用药就医,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接访下访、包案化解制度,从源头化解矛盾。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提升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完成符离、褚兰等9个消防站建设。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坚决防范非法集资,让群众的“钱袋子”更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严打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守护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幸福家园。

推进新时代民兵建设,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科协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方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加快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讲好埇桥故事、展现埇桥风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