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1711/202405-00024 | 信息分类: | 其他文件 |
---|---|---|---|
内容分类: | 通知,其它,个人,企业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4-05-24 | 发布时间: | 2024-05-27 09:48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埇桥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埇桥区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的通知 | ||
审核人: | 初审:孙浩然     复审:陈琰    终审: 李欣 | ||
政策咨询机关: | “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监督股 | 政策咨询电话: | 0557-3903110 |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埇桥区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 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责任分工,认真组织实施,抓好任务落实,清单化闭环式推进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原则上于2024年11月底前完成。
宿州市埇桥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
2024年5月24日
埇桥区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4版)
一、企业开办注销领域
1.推动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在省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开展建设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改革,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注重从规模结构、活跃程度、合规经营、竞争能力、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综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税务局等)
2.深化企业开办注销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围绕为经营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开展企业注销“一件事”改革工作。(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公安分局、区税务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医疗保障局等)
3.进一步规范企业注册登记行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公司法,规范企业开办窗口服务制度,学习、贯彻、执行全省统一印发登记注册、行政审批审查指引,企业名称实施细则,注册资本登记指南。加强经营主体数据质量监测和经营地址、注册资本认缴等监管。进一步规范中介代理,从严审查、依法打击虚假注册经营地址、恶意夸大申报注册资本和认缴出资期限等违法行为,高质量完成经营主体登记。(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
4.依托电子营业执照建设企业“身份码”。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以安徽码为载体,建设经营主体“身份码”,执行全省统一制定的数据归集标准,全量归集企业登记注册、行政许可、事中事后监管等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展示,不断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区发展改革委等)
5.推进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高效衔接。进一步强化登记注册环节的实名验证,依托省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强化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信息共享共用。在省住所、经营场所分离登记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住所、经营场所分离登记改革,在全市范围内,企业住所和经营场所相分离的,实行经营场所备案、公示,可以不再办理分支机构登记。(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等)
6.升级一体化电子档案系统。按省市场监管局统一部署,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纳入全省一体化企业电子档案系统,归集行政审批、备案等档案,形成覆盖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的电子档案,为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社会公众等提供查询服务。(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档案局、区数据资源局等)
7.健全市场退出机制。在省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开展强制清算“府院联动”改革和个体工商户“强制注销”改革,深化“一屏注销”改革。(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法院、区税务局等)
8.提升绿色经营许可审批质效。探索实施排污许可证与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两证同审”;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实现即时办结。(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
9.常态化开展“三长走流程”。将“走流程”作为改进工作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开展局领导班子、业务科室和监管所负责人“三长走流程”活动,以企业群众、窗口工作人员身份体验办事流程,全面梳理短板问题,研究整改提升措施,切实推动企业开办注销领域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二、工程建设项目报建领域
10.加强审批事项标准化清单化管理。按照国家审批事项清单和“全省一单”,合并简化相关部门审批事项,形成高质量的区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包括事项名称、合并办理、申请材料、审批时限、暂停时限、特殊程序(申请人整改、费用缴纳、部门会审、专家评审、技术评审、现场勘察、社会听证、批准前公示、审批公示)等内容,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加快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数据资源局等区工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11.持续提升项目开工效率。深入推进分阶段施工许可,完善配套监管措施。落实低风险厂房仓储类项目施工图审查告知承诺制。(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12.强化审批数字赋能。探索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推进全流程数字化报建审批,实现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施工、验收、运维全程数字化管理,完善层级数据共享。深化人工智能新技术和审批系统融合,推出更多审批场景应用,实现“线上智能导办、线下全程代办”。(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区数据资源局等区工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13.推动审批系统集成。加强与国家、省有关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升级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优化消防审验事项线上申报、流转流程,确保审验信息全量实时纳入审批管理平台。进一步理顺土地规划、投资在线、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平台数据交互机制,加强系统互联互通,提升数据共享能力。(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数据资源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自然资源规划局;配合单位:区工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14.提高监管和验收效率。完善基于工程风险的分类监管机制,实行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联动管理。加强项目招投标信息、审批信息、现场监管信息及信用信息的联动应用。推行竣工联合验收一个标准、一套人马、一次办结“三个一”制度,推进“验登合一”,实现竣工即拿证。(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国动办;配合单位:区数据资源局等区工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15.探索水电气网等管沟“随路先建”。结合市政道路新建或改造项目,将随路水电气网等管沟同步提前建设到位。供水、供电、供气、网络通信等企事业单位参与道路设计方案评审和竣工验收,保障设计和施工标准满足管线敷设要求,避免道路重复开挖。(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埇桥分局、区发展改革委、区数据资源局、区重点工程中心、埇桥供电公司、城郊供电公司;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16.优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服务。建立健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联审机制,统一规范办理要求,最大幅度优流程、减材料、提时效,最大限度便利项目建设运营。(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城管局埇桥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应急局、区数据资源局、埇桥供电公司、城郊供电公司等)
17.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监管链。为建筑单体赋予全生命周期唯一编码,与建设项目代码相关联,以建筑单体“审批环节+过程管理”为主线,打通建设项目立项、用地、规划、施工设计、施工、验收、运维全生命周期审批监管数据链条。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图纸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实现对图纸的审查、变更、确认、验收等在线业务协同,项目设计、施工、竣工、归档全过程“一套图”闭环管理。(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数据资源局、区国动办、市城管局埇桥分局等有关单位)
18.推行项目前期联合介入“一单五清”。在项目前期策划和立项阶段,建立相关部门联合介入机制,根据项目拟选址坐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设内容等基本信息,提供用地清单、审批事项清单、材料清单,化解项目产出、规划建设、审批事项不清晰问题,实现选址意见清、办理流程清、办理事项清、建设要求清、审查标准清。(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工程建设项目涉审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
三、获得电力领域
19.积极稳妥推进园区企业“开门接电”。贯通政务服务平台,在线获取项目立项信息,建立项目储备库,安排专人提前对接项目用电需求。加快电网配套项目规划建设,提前延伸配电网至待开发地块,实现企业“入驻即用电”。深化重点项目用电报装全程代办服务,打造“高级客户经理团队”,建立“意向接电+约时送电”契约式服务机制,助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送电、早投产。(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埇桥供电公司、城郊供电公司;配合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20.巩固160kW及以下容量小微企业低压接入“三零”服务改革成果。在绿色家居产业园区试点将小微企业低压接入容量上限提高至200kW。持续清理规范用电领域收费,深入推进用户建筑区划红线外电力接入工程“零投资”,加快实现工程建设进度线上展示。(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埇桥供电公司、城郊供电公司;配合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21.拓展“政务+电力”服务场景。试点推进“工商变更+更名过户”等公共服务“一次办”。拓展供电业务组合联办场景,实现“过户+改类”“过户+增容”“过户+退费”“销户+退费”“更名+增值变更”等供电业务“一次办”。(责任单位:埇桥供电公司、城郊供电公司;配合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22.深化“物流式办电”等新模式应用。完善办电进程全景式展示、办电服务催办、竣工线上报验、环节责任人查询等功能,试点数字化电子发票应用,提升电子签章应用的便利度和友好性,实现电费缴纳、阶梯电量跨档等用户关切信息及时推送,推动居民“刷脸办电”和企业“一证办电”常态化。(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埇桥供电公司、城郊供电公司;配合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区税务局等,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23.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扩大“零计划停电”示范区范围,提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实施频繁停电典型问题专项整治。落实供电可靠性管制机制,规范公布停电、供电基础设施供应质量、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等信息。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3%,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6.13小时。(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埇桥供电公司、城郊供电公司;配合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四、获得用水用气领域
24.优化用水用气服务“一网通办”“掌上办”一站式服务体验。推动电子签章在用水用气过户、合同签订等高频服务事项中的应用。(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埇桥分局;配合单位:区数据资源局、水气企业等)
25.优化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组织实施。落实“一口受理、一表申请、一窗咨询、联合踏勘、并联审批”要求,深入推进水电气网报装和相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关联事项跨领域集成办理。持续推动水电气网等公用企事业单位从企业群众视角梳理服务事项、优化办事流程。(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埇桥分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数据资源局、埇桥供电公司、城郊供电公司、水气企业等)
26.建立健全供水供气服务可靠性承诺机制。推行供水供气服务可靠性管制计划,建立健全供水供气服务中断、供给不足等补偿或惩罚机制。(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埇桥分局)
27.推进用水报装前置化、电子化、透明化。对工改、企业开办等政府平台推送的潜在用户用水需求逐一核实并积极开展前置服务,持续推进报装全程电子化流转,实现网上营业厅或微信公众号、微网厅等线上平台自助查询报装服务进度功能,进一步保障用户知情权和监督权。(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埇桥分局;配合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资源局等)
28.拓展电子证照调用领域。巩固用水“零材料”报装成果。强化身份证、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书等电子证照在过户、销户等服务事项的应用。(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市场监管局等)
29.定期开展清理规范用气收费监督检查活动。联合市场监管、发改等部门定期开展清理规范用气收费的监督检查,严查严打违规收费行为,减轻各类市场主体不合理负担,促进供气行业产品及服务质量提升。(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发展改革委等)
30.加强工作宣传力度。深入挖掘“获得用气”改革成效、典型案例,积极争取被国家部委网站、国家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持续加强优化营商环境获得用气领域工作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知晓度。(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
五、获得互联网领域
31. 提高运营商通行权与共建共享水平。配合落实《进一步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宿州市“双千兆”网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强数字基础服务商通行权等政策文件公开和宣传解读。配合市级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相关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对基站、机房等相关设施选址布局和配建要求予以统筹,保障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依法依规、高效便利办理规划掘路、占路等投资建设审批手续。(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等,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六、不动产登记领域
32. 推行绿色不动产登记模式。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市县一体化”平台功能,在“全市同标、全域通办”的基础上,按照省级工作要求推行登记事项“全省同标”。推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合同和电子证书(证明)应用。推行智能审核和“全程网办”,进一步提升登记所需信息嵌入式实时共享水平,实现办理不动产登记涉及的增值税、契税、司法判决、信用、商品房网签备案、存量房网签等电子材料、电子证照调取应用。(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配合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区法院、区发展改革委、区司法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等)
33. 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配合升级改造全市不动产登记“网办”系统,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智能审批”功能,落实增量房“智能秒核税”业务办理,强化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支撑,加强风险防范,提升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新建商品房预告登记、新建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存量房转移登记、抵押权登记、新建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和预告登记同步办理等高频登记类型网办比例。加快实现身份、营业执照、婚姻、出生、社保、税收等登记所需各类信息或电子证照跨层级、跨区域实时共享应用,依托“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线下帮办”等模式,拓展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事项“全程网办”“跨省通办”范围。(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配合单位:区税务局、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资源局等)
34. 深化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优化“带押过户”“二手房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住房贷款”“新生入学”“公积金提取”“继承登记”等“一件事”办理流程。因地制宜推广“十五分钟登记服务圈”模式。(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教育体育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埇桥供电公司、城郊供电公司等)打通不动产登记平台和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进不动产登记与金融服务协同,实现全区全覆盖、抵押登记“一次不用跑”。深化不动产登记“带押过户”改革,加快实现“带押过户”业务跨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办,覆盖工业、商业等各类不动产。推广“无还本续贷”抵押登记,通过旧抵押权注销和新抵押权设立登记合并办理、顺位抵押权设立和旧抵押权注销登记合并办理,或办理抵押权变更登记等,实现“借新还旧”、抵押登记无缝衔接。(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财政局)
35. 建立“一码关联”地籍调查新机制。深化不动产单元代码应用,以“码”关联项目建设涉及的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税务等相关部门信息,支撑项目用地、建设、规划核实、网签备案、竣工验收、交地(房)即交证等全生命周期高效服务。探索开展“码上服务”登记业务标准化建设,能通过宿州市“一码关联”平台获取的资料,不再需要企业群众提供。(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数据资源局、区税务局等)
36. 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信息透明度。推进城市、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和不动产登记全覆盖。依托自然资源部门网站等渠道,加强不动产登记业务类型、办事指南、投诉渠道、土地纠纷处理等信息公开。提升不动产自然状况、权利限制状况、地籍图等在线查询便利度。(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法院、区教育体育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市场监管局等)
七、纳税服务领域
37.大力推广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通过“自动赋码”“智能赋额”,进一步便利发票服务,开展“可视答疑”宣传辅导,通过非接触式方式,定期组织线上问题解答,提高纳税人缴费人操作熟练度。完善非税互联互通平台功能,实现排污权出让收入费源信息线上传递、线上缴费。(责任单位:区税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
38.推广“征纳互动”服务新模式。按照“一县一号”原则,建强税费服务运营中心,开展智能电话、在线互动、智能互动和远程帮办等服务,进一步压缩线下办税窗口,增设线上办税窗口,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责任单位:区税务局)
39.开展税费政策精准推送服务。依托大数据,加快推进“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服务模式转变,实现分对象、分时点精准推送,帮助纳税人快享政策红利。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增值税预征实施微利不预征,减轻企业负担。(责任单位:区税务局,配合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40.推进绿色税收协同管理。加强税务、生态环境等部门协同共治,持续提升环境保护税相关涉税数据信息的交换质量。整理集成各项绿色税费政策,完善绿色税收指引,推进环境保护税自动监测数据申报智能预填,持续优化办税体验。(责任单位:区税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
41.完善税费征缴争议处置机制。建立健全涵盖防范化解、协商调解、维权疏解的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协调处理机制,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区税务局;配合单位:区法院、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医疗保障局、区信访局等)
42.建立涉税中介与市场主体双向动态“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推动涉税中介更好开展个性化、精准化纳税服务,便利市场主体选择优质涉税中介,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区税务局)
43.开展跨境关联交易税务前置服务。对于开展跨境关联交易的企业,税务机关提前介入协助测算交易税费成本,方便企业在跨境运营转让定价的“不确定性”方案中获取税费“确定性”审核。(责任单位:区税务局;配合单位:区商务局等)
44.创新出口货物劳务预缴税款方式。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集成,实行出口货物劳务预缴税款电子缴税,缴款电子信息生成、税款缴纳、缴款书打印同步进行,实现“一键即报,实时入库”。(责任单位:区税务局)
45.开展纳税信用提升行动。加强纳税信用政策辅导,开展信用事项“事前提醒”“事后警示”和重点企业专项帮扶,努力提升A级纳税人数量。加强纳税信用结果应用,拓展联合激励,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纳税,实现纳税信用级别提档升级。(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税务局;配合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财政局等)
八、跨境贸易领域
46. 积极配合宣传推广使用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安徽智慧口岸公共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区商务局;配合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发展改革委等)推广电子税务局报关单“免填报”,实现出口企业一键获取报关单信息。(责任单位:区税务局;配合单位:区商务局等)
47. 持续提升跨境物流效能。积极引导企业搭建多式联运平
台,探索开拓公铁水联运线路,推动交通物流提质增效升级。(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交通运输局)
48.进一步提升外贸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加大跨境电
商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中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的信用培育力度,将符合标准的企业纳入高级认证企业。(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49.优化车企跨境贸易规则服务。跟进对外贸易伙伴国(地
区)汽车行业税收等政策跟踪研究,及时推送市内车企共享。(责任单位:区商务局;配合单位:区税务局等)
九、办理破产领域
50.探索优化小微企业破产审理方式。充分发挥府院协调机制和破产管理人作用,依托市场化手段和信息化技术,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务人财产状况清楚、负债规模较小的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简易、灵活、低成本的破产程序。(责任单位:区法院)
51.提升破产审判专业化能力。持续推进破产审判专业化分工,配强破产审判力量,提高破产案件审判质效。组建专业破产审判队伍,整合破产审判资源。(责任单位:区法院)
52.制定管理人考核规则。定期开展管理人履职考核,规范管理人履职行为。(责任单位:区法院)
53.优化管理人选任方式。探索管理公开招募、协商等方式选任管理人,提高管理人选任透明度。推动破产管理人协会开展规范建设,提升破产管理人履职能力。(责任单位:区法院)
54.深化破产工作“府院联动”。建立健全破产工作联动机制,加强会商通报,统筹协调解决企业破产处置中的社会稳定、民生保障、财产接管、税收申报、资产处置、金融支持、信用修复、注销登记、费用保障等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企业破产处置依法、稳妥开展,围绕开立账户、解除保全、便利查询、财产处置、登记注销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提升破产管理人履职便利度。(责任单位:区法院;配合单位:区各有关单位)
十、获得金融服务领域
55. 加大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推进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增量扩面,支持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获得研发、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等资金需求。推广“初创起步期信用贷”“成长接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科创金融产品,健全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区财政局;配合单位:区科技局)
56.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生态环境领域金融支持方式,探索实施“环保担”,为生态环境类项目增信、降费、分险。(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担保公司等)
57. 持续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持续扩大小微企业信用贷、税融通、无还本续贷、中期流贷服务,做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拓面工作。推动“政银担险”联动支牧、肉牛活体抵押贷款、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等产品提质增量,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责任单位:区财政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等)
58. 配合完善升级宿州数字金融服务平台。配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完善省市金融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持续深化场景创新,为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线上融资服务支撑。(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数据资源局等)
59. 推动“基金丛林”建设。吸引私募基金在我区集聚。积极争取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在我区设立子基金,同时加速推进我区新兴产业基金募投运营,撬动更多社会化资本参与股权投资,服务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区财政局;配合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基金对口主管部门、相关区属企业等)
60. 鼓励金融支持规范化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梳理摸排更新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挂牌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路径,加大省市县三级后备库梯队培育,并利用省市金融服务平台,整合后备库信息数据,开展后备库企业规范化评估。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同省行对接,积极落实专属金融产品落地我区。(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61. 扩大新型政银担业务规模。常态化推进银担合作,创新担保项目产品,提升新型政银担业务转化率,提高新型政银担业务授信额度,为更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62.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质效。做好防范非法集资常态化宣传工作,丰富宣传方式,压降新发非法集资案件风险,加大亿元以上、5年以上陈案化解力度,提升陈案化解率。(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十一、执行合同领域
63.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细化诉讼服务清单式办理流程,完善涉企诉讼绿色通道,深入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电子送达作用。完善法院档案电子化管理。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改革,支持法院依法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加强案件质量管理,推动“案-访比”“案-件比”等持续向好,更好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责任单位:区法院)
64.提升涉诉企业需求回应效率。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持续推进院长接待企业家制度,深入落实企业司法需求快速应、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涉案企业合规全流程适用等服务保障机制,依法依规化解涉诉信访。(责任单位:区法院)
65.加强多元化解纷机制建设。扩大商会调解、“六尺巷调解法”、仲裁程序适用,探索优化特邀调解员聘任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多元化解纷体系。(责任单位:区法院)
66. 推行善意文明司法。建立企业财产处置宽限期、“预处罚”等善意文明执行新机制,灵活运用查封保全措施,充分考虑执行企业的经营状况,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等司法程序,对继续使用不产生重大贬损的经营性资产可以允许企业继续合理使用。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修复,最大限度减轻对企业的影响。(责任单位:区法院)
67.加大涉企案件司法公开力度。加大审判执行案件流程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全区法院审判、执行案件流程公开情况季度通报制度,督促法院做好审判、执行案件流程公开工作。(责任单位:区法院)
68.建立涉企案件司法审判数据会商机制。坚持将涉企案件审理作为法院重点工作,建立涉企案件司法审判数据月度会商机制,充分服务司法决策和审判管理工作,更加及时、针对性地开展审判监督指导,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导向作用,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责任单位:区法院)
十二、劳动力市场监管领域
69.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继续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促进求职用工对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强化实名制精准帮扶,帮扶率达到95%以上。推进创业担保贷款线上办理。开展“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全区工会就业援助行动,加大农民工、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转岗待岗职工、残疾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区教育体育局、区财政局、区总工会、区残联)
70.提升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优化就业创业经办服务一体化平台,拓展就业服务渠道。优化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模式,打造人力资源网上“超市”,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匹配不精准等问题,助力企业一键找人才、人才一键找岗位。(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71.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治理机制。发挥政府、工会、企业代表组织等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推动劳动合同、集体协商、休息休假、最低工资等制度落实。加强劳动争议协商调解工作,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劳动争议纠纷速裁机制,持续开展“百名仲裁员服务千家企业”活动。(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区总工会、区工商联等)强化劳动保障监督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72.推进工伤保险参保扩面。夯实高风险行业、工程建设领域参保工作基础,加力推进超龄就业人员、顶岗实习生、基层快递网点参加工伤保险。(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利局、区教育体育局等)
73.畅通技能人才评价渠道。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符合条件的高校和高职院校开展毕业年度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开展国(境)外水平评价类职业技能比照认定。组织举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推进“以赛代评”。(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
十三、政府采购领域
74.深入开展政府采购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解决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责任单位:区财政局;配合单位: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各预算单位)
75.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把握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新要求,对于采用最低评标价法的采购项目,在公告中标、成交结果时,同时公告因落实政府采购政策等原因进行价格扣除后中标、成交供应商的评审报价;对于采用综合评分法的采购项目,同时公告中标、成交供应商的评审总得分。(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配合单位:各预算单位)
76.加快政府采购账款支付。对于符合支付条件的项目,采购人原则上应当自收到发票后7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支付到合同约定的供应商账户,鼓励采购人完善内部流程,自收到发票后1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支付。(责任单位:区财政局;配合单位:各预算单位)
77.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水平提升。深入推广“徽采云”平台在我区应用,实现在线公开采购意向、发布采购公告、提供采购文件、提交投标(响应)文件、提交投标(履约)保证金、签订采购合同、提交发票、支付资金,完善履约验收、信用评价、用户反馈等功能。(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各预算单位)
78.规范政府采购文件示范文本。按照统一规范公开招标、 竞争性磋商等政府采购方式省级采购文件示范文本,进一步规范采购文件示范范本,强化隐性门槛、壁垒及排斥竞争行为源头防范。(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
79.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全面推广电子保函,切实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需要收取履约保证金的项目,支持供应商按照采购文件约定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提供担保机构出具的履约保证承诺电子担保凭证;在政府采购合同中约定预付款的项目,供应商可提供等额预付款保函,办理政府采购预付款业务。(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数据资源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各预算单位、各采购代理机构)
80.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和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线上合同信用融资。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作用,为信用记录良好的中标供应商在融资额度、利率、审批时效等方面提供支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担保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各预算单位、各采购代理机构)
十四、招标投标领域
81.健全招标投标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规范招标投标公平竞争审查内容、审查程序,做到应审尽审,审必规范。采用自我审查、交叉互查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情况评估。(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等行政监督部门,区数据资源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配合单位:区直有关单位)
82.规范招标文件管理。统一使用市级制定的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等工程招标文件示范文本。(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等行政监督部门,区数据资源局)推进招标文件“在线检”,定期开展招标文件“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等行政监督部门,区数据资源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制定发布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负面清单。(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等行政监督部门,区数据资源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
83.持续推动投标工具区场化。依托区场工具提供更加精细、专业的交易工具服务;(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等行政监督部门)通过数据“一次录入”、电子暗标评审等技术服务加速推进“更快、更准、更透明”的交易服务;优化远程异地评标,开展“双盲”法远程评审提高交易公正性;(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通过停止收取政府投资工程投标保证金、推广中标贷、各类电子保函等金融举措,减轻企业经营压力。(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等行政监督部门)
84.强化招标投标突出问题治理。常态化、机制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串通投标等突出问题,重拳打击职业化串通投标团伙,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等行政监督部门,区数据资源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
十五、政务服务领域
85. 深化不动产登记领域“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优化“带押过户一件事”“二手房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新生入学一件事”等办理流程。(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教育体育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税务局等有关单位)
86. 深化政务服务事项“全省一单”标准化建设。拓展推进高频事项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包括电子表格、示例样表)、网办深度、承诺时限等要素在全省范围内同一层级统一,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标准化水平。(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87. 加快整合政务服务业务系统。推动各级各单位业务系统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加强数据源头治理,持续提升数据质量,实现标准统一、业务协同、服务同质。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项目规划设计及审批备案。探索部门分摊共建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等)
88. 分批推出群众和企业办事“免提交”事项清单。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坚持省级统筹、多级联动,推进热点领域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结构化,通过数据共享、证照互认、远程核验系统制表、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方式,实现申请材料由部门提供或者免提交。(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
89. 深化综合窗口改革,打造企业服务专区。推动全省通办系统“一口收件”,编制应用政务服务事项收件审查细则,健全综合窗口协同联动运行机制。不断提升企业服务专区服务能力,紧贴企业需求,推进政策供给、审批服务、企业运行、金融服务等增值化、数字化、个性化服务,进一步健全咨询指导、帮办代办、跟踪问效等服务机制,及时感知企业需求,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提升企业满意度、获得感。(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90. 配合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化改革。在优化提升基本政务服务基础上,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聚焦项目、政策、金融、人才、法治、科创、开放、数据等涉企服务重点领域,配合市级打造更多定制化、模块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为企服务新场景,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一件事”集成服务。(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
91. 配合建设“一件事一次办”通用应用。支撑“一件事”跨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重构跨部门办理业务流程、优化前后置环节,大幅压减办理时长和办事成本。(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
92. 探索企业证明“一件事”改革。基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配合市级加强企业证明事项和电子证照等数据归集共享和开发利用,协同关联相关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大部分涉企证明材料集成集约办理应用。(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区司法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
93. 探索推动产权交易“一件事”改革。围绕权属界定、交易申报、相关评估、公开竞拍、资金支付、转移登记确权、融资支持等一系列关联事项,依托现有产权交易体系和平台(含国有资产交易平台),加强产权交易“一件事”集成改革探索,系统推动产权交易大幅度减环节、流程、费用。(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财政局<国资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公安分局等)
94. 携手提升一流政务服务水平。推动长三角地区行政许可事项同源、统一规范,加快推进异地认证工作,合理设置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综合服务专窗、无差别或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推进长三角地区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健全政务服务中心“跨省通办”窗口,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便利共享。(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95.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精准化。坚持省级统筹、多级联动、一库同源,对照国家基本目录,动态认领、编制、调整各层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常态化开展办事指南自查自检。鼓励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省通办系统,实现跨区域代收代办,全面对表对标沪苏浙等先发地区,改革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持续提升审批服务质效,实现全方位等高对接。(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直各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96. 规范电子证照管理,深化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应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结果为证照签发的,全面实现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签发,及时开展失效电子证照清理。加大力度推动电子证照跨区域、跨部门互认调用,不断扩大应用领域,提升电子证照应用率。加快实行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97. 进一步健全惠企政策前置协同审查机制。不断增强政策科学性、稳定性和可行性,制度化、规范化推进精准推送、“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工作。建立健全“1+N”惠企政策清单体系,精准化、颗粒化拆解,全量及时录入“皖企通”平台,集中统一发布、多渠道推送,持续强化政策专业性解读宣导。持续优化政策服务应用,完善统一政策管理、通用政策审批、统一资金兑付、统一政策计算等功能,提升涉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精准直达水平。(责任单位:区司法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数据资源局等)
十六、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领域
98.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高价值专利与企业精准对接、加速专利产业化。探索知识产权市场化交易机制,围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交易撮合、专业运营人才培养等,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引进更多优质品牌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鼓励服务机构深度参与企业研发、技术交易、投资并购等活动。(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99.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增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纠纷调解建设,提升知识产权纠纷化解解决能力。收集内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诉求,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预警项目工作。(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司法局、区法院、区商务局等有关单位)
100.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推进淮海经济区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机制建设,推动行刑衔接、诉调对接、仲裁对接等工作,综合运用仲裁、调解、公证、行业自律、信用约束等多种手段,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治理水平。(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工商联、区发展改革委等)
101.积极发展知识产权金融。保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惠企数量同比增长10%以上。探索基于知识产权价值的“信用评价+风险补偿”贷款新模式。(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
102.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发挥区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节点主渠道作用,加强知识产权政策和信息知识普及,提供查询检索分析服务并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辐射、支撑服务网点,为服务网点赋能。加大园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站建设力度,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政策普惠公平、服务普惠可及、数据普惠开放。(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数据资源局等有关单位)
103.提升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鼓励支持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等不断拓展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功能,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104.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深挖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大力引导、推动、扶持一批拥有高价值知识产权的成长型企业构建高价值专利组合,升级创新项目、专利技术、专家人才等数据库。(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等有关单位)
十七、市场监管领域
105.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完善“一业一查”“一业一评”“一业一册”模式,动态调整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拓展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的应用场景,强化企业信用风险监测预警,不断提高监管精准性、及时性、有效性。(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依托“皖政通”移动监管专区,持续扩大移动监管范围。(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局、区市场监管局)
106.深化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落实信用提升“8620”专项行动,培育480家A级纳税人等守信激励对象,帮扶推动260个主体退出名单、重塑信用,引导完成400条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完善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府院联动”机制,推动政府失信被执行人案件“动态清零”。开展“信用助企行”活动,落实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南省级地方标准,探索建立信用合规建设正向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柔性监管、触发式监管模式。(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法院、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生态环境分局等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107.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统筹在信用宿州网站建立相关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指引,推动行政处罚、异常经营名录、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等信息修复“一件事”高效办理。(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区法院、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等)
108.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落实。落实《安徽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开展整治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突出问题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和公平竞争审查网上巡检,依法查处纠正制约经济畅通循环的行政性垄断行为。(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
109.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助企行动。持续清理规范用水、用电、用气、用网等领域收费,推动明码标价,严厉查处违规收费行为。(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城管分局、区数据资源局、埇桥供电公司、城郊供电公司等)
110.深入推进政务诚信治理。健全政务诚信监测预警体系,完善“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建立健全招商项目履约工作机制,加强事前评估、事中跟踪,强化合同履约全生命周期监测,着力破解招商项目履约难题。(责任单位:区司法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深入开展惠企政策、招商承诺未兑现,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集中整治,加大企业投诉办理力度。(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
111.深化企业合规服务。建立健全线上线下企业合规经营指导服务机制,发挥行业商协会作用,加强企业风险监测分析、预警推送,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导”“合规体检”等服务。(责任单位:区司法局;配合单位:区检察院、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资源局、区财政局、区工商联等)深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和风险防范机制。(责任单位:区检察院;配合单位:区工商联、区法院、区公安分局等)
112.推进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改革。在企业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基础上,结合企业上市合法合规证明需要,推动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高效办理。(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数据资源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
113.实行处罚决定、信用修复、合规提示“三书同达”。对受到一般行政处罚的经营主体,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和《合规建设提示书》,帮助经营主体解决“信用修复难”等问题,促进经营主体合规诚信经营发展。(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
114.依法披露企业环境信息。完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功能,持续推进长三角区域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数据共享。(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区数据资源局等)
十八、综合提升领域
115. 推动《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落细。加强学习宣传解读,将条例纳入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完善细化配套制度和推进落实机制,做好相关规范性文件立改废,落实营商环境制度体系。(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政府办公室;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116.做好涉企舆情稳妥处置。严格落实《涉宿舆情处置工作指南(试行)》及其补充通知的要求,扎实做好涉企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推深做实“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落实《安徽省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受理处置工作指南(试行)》,加强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宣传,压紧压实属地网站平台及自媒体账号信息内容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深入清理涉企业、企业家虚假不实有害信息,切实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
117.持续提升为企服务工作效能。推动开展现场集中办公、“专题帮扶”等活动,落实“民声呼应”工作要求。搭建营商环境问题“直通车”,完善线上线下企业诉求“一口收办”体系,强化企业诉求办理刚性机制,持续优化逐级分办、提级督办、成效评估等工作流程,完善工作闭环,常态化推进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持续健全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机制,引导支持“体验官”充分发挥“探头”作用,运用市民眼光、企业视角、用户思维,给相关业务部门“找茬挑刺”,进一步推动为企服务提质增效。搭建营商环境“曝光台”,对于问题突出、具有警示意义的破坏营商环境负面典型案例及时通报曝光,倒逼为企服务工作作风持续转变。(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公室;配合单位:区有关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管各园区管委会)